日韩二级片_日韩国产在线播放_a级毛片黄免费a级毛片_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48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領導動態

領導動態

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2006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年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成立五十周年慶典上做重要講話
瀏覽次數:1887
同志們:

  今年的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年會,以“規劃50年”為主題,總結歷史經驗,探討現實問題,謀劃未來發展,很有意義。借此機會,就改進編制城市規劃和發揮學會作用談點意見,供大家研究。

  一、新時期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建國50年的歷史貢獻。中國城市規劃工作,已經經過了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建國初期的起步階段。城市規劃工作具有開創性。從落實國家156項重大建設工程的選址,到編制150個城市的城市規劃;從學習引進前蘇聯規劃理論、方法、技術標準,到著手建立我國的城市規劃理論、方法體系和制訂有關技術標準;從開展城市規劃人才培養,到建立城市規劃工作體制等,開展了一系列的城市規劃理論建設和實踐工作,奠定了城市規劃理論與工作基礎。當時城市規劃的主要任務是落實國家計劃,注重建設項目的安排。隨著重點工業項目的建設一批重點城市迅速興起。改革開放初期恢復階段。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積極投入全面恢復一度中斷的城市規劃各項工作,并豐富城市規劃工作內容。開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開始全國和部分地區城鎮布局規劃綱要編制,開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開始風景名勝區規劃,開始鎮的規劃引導鎮的發展,開始了村莊規劃和引導農民建房。進一步推進城市規劃理論的建設,編寫了一大批城市規劃教材,城市規劃逐步成為一個獨立學科和工作體系。各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逐步恢復和建立,科技人才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這一階段,開始城市規劃法制建設,頒布了《城市規劃條例》,在指導思想上注重控制城市人口、用地規模。90年代進入變革階段。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以《城市規劃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相繼頒布實施為契機,致力于推進城市規劃編制和實施步入法制軌道。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制度實施,城市快速發展,開始第二輪總體規劃編制,在實踐中開始探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城市規劃編制方法。注重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土地開發的引導和規劃控制。深圳等地方建立了“法定圖則”制度,使城市規劃技術文件通過法定程序批準成為地方性法規。城市規劃從技術文件開始向公共政策轉變。計算機、網絡、遙感等新技術在城市規劃編制和管理中得到普遍應用。更加注意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結合,注意學習歐美等國家城市規劃的理念和方法,注意城市發展與區域發展的協調,城市規劃的思想、觀念進一步活躍,促進了我國城市規劃理論和方法的創新。村莊和集鎮規劃全面展開。重視小城鎮發展,提出發展重點小城鎮。風景名勝區規劃全面展開,明確規劃是前提、核心是保護、管理是關鍵的指導思想。這一時期,城市規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注重了依法行政。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以主人翁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實踐,為城市規劃的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新時期面臨的重大責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的城市規劃引導城鎮化和城市健康發展,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城市規劃科技工作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城市規劃工作,2002年專題聽取建設部城鄉規劃和建設問題匯報。當時指出主要問題是,一些城市超越經濟和資源承受能力,盲目攀比,隨意擴大建設規模;一些地方在居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的情況下,把大量財力物力投入到不適當的“形象工程”和豪華辦公樓的建設上,而對與老百姓居住生活直接相關的經濟適用房建設和危舊房改造,卻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一些地方領導及部門領導無視規劃,違反法定程序,擅自批準建設;一些歷史文化名城重開發、輕保護,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造成歷史文化遺產的破壞;一些地方領導對小城鎮規劃重視不夠,規劃引導不力,重點不突出,導致小城鎮建設無序,土地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一些風景名勝區忽視保護,超強度開發,自然生態和景觀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分析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城市建設指導思想存在偏差,主要體現是在違反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和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建設,城市總體規劃對城市建設的作用沒有得到落實,缺乏有效的城鄉規劃監督制約機制。從那時起,中央領導同志就反復強調,這些問題不解決好,不僅影響當前,而且會影響“十一五”和今后一段較長時間。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根本是完善城市規劃法制。隨后,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國發[2002]13號),要求建立和完善城鄉規劃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制度,《城市規劃法》修訂工作開始起步。從當前情況看,當初匯報存在的問題,有的方面已經有所改善,有些問題還存在,還有的問題更突出了。反映出問題是指導思想存在的偏差體現在組織城市規劃的編制上,反映在編制的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上。國務院多次下發有關文件就搞好城市規劃提出新的要求。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必須有效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妥善處理城鄉關系,建立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機制。最近,溫家寶總理在中國市長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會議匯報上批示,明確對市長的要求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做好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城市規模要合理控制;城市風貌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城市發展要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集約化道路;城市功能要以人為本,創建宜居環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落實這些要求,不僅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而且要有經過法定程序審批的城市規劃。編制城市總體規劃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堅持“政府組織、專家領銜、公眾參與、民主決策”的組織方式。要科學確定城市性質定位,城市定位確定下來,就應該毫不動搖的堅持下去。要把握控制人口和合理布局兩個關鍵問題,在人口問題上,既要考慮數量,又要考慮素質。要著眼于城市長期持續發展,注重解決關系城市長期發展的土地、水資源、能源、環境保障問題。要堅持以人為本,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人居環境問題,包括交通、上學、看病問題。切實改進規劃編制工作,涉及國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是當前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問題。曾培炎副總理強調,“要科學制定城市總體規劃的目標,合理確定城市人口、面積等主要指標,防止盲目擴大城市規模,防止隨意占用土地資源,防止任意調整行政區劃,防止人為刺激投資擴張。”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要深刻領會和認真落實中央精神,立足本職崗位,肩負起歷史責任,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二、城鄉規劃工作五年來的新進展

  進入新時期的五年多來,我國城鄉規劃工作,包括城市規劃編制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一)城鄉規劃工作定位更加準確

  溫家寶總理在全國城鄉規劃工作會議上指出,“城鄉規劃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很強的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廣泛領域。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是管理城市和鄉村建設的重要依據”。在中國市長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指出,“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搞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城市總體功能能否有效發揮,關系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能否協調發展”。國務院相繼下發了《關于加強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國發〔2002〕13號)、《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關于加強城市總體規劃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12號)等重要文件,明確了城鄉規劃是城鄉發展與建設的基本依據,調控各項資源(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能源等)、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這個定位將對我國城鄉規劃工作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二)城鄉規劃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1、城鄉規劃體系得到健全。首先,強調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和審批工作。按照《城市規劃法》的規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制定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城市總體規劃更加強調了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同時,建設部正在組織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建設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組織完成了珠江三角洲城鎮協調發展規劃的編制,組織了長江三角洲、京津冀等一批跨地區的城鎮體系規劃編制,突出了城鄉統籌、區域統籌的發展要求,對城市總體規劃等下層次規劃的制定發揮了更加有力的指導作用。促使跨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工作經驗日臻成熟。第二,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更加規范。按照國辦發〔2006〕12號文件的要求,目前,依法由國務院審查的86個城市的城市總體規劃,正在修編的都已經按照新的要求組織工作;建設部著重支持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為促進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推動了天津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第三,鎮的規劃地位和作用得到逐步確立。建設部總結云南發展旅游小城鎮經驗的同時,正在組織部、省(區、市)的百鎮調研和鎮的規劃標準研究,更好解決農民就近就地就業和帶資進城的問題。第四,村莊整治規劃的地位已經確立。建設部提出依據村莊整治規劃,解決生活環境中的突出問題,改善農民的人居環境。強調防止大拆大建,在積極引導各地開展村莊整治的同時,防止侵害農民利益。強調在加強土地集約、節約使用的同時,防止為擴大城市建設用地指標而盲目撤村并村。第五,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得到規范。建設部頒發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報批管理規定》,強化了以資源保護為核心的規劃理念,規范了規劃編制成果,特別是核心景區概念的提出,在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強制性內容條款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第六,強化了實施層面的控制性規劃。包括歷史文化名城規劃、近期建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也日益得到加強。總之,規劃體系的日趨健全,各地更加重視規劃編制的組織工作,規劃體系中各層次的規劃全面得到了推進。

  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進行修訂。按照國辦發〔2006〕12號文件的精神,建設部組織修訂并頒發了新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新的辦法明確了修編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組織工作方法,強調規劃編制工作要堅持科學發展,注重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更加關注環境、資源問題,加強對水、土地和資源以及人口的動態研究,保障社會公正、公平,更加有效落實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等一系列原則。按照新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我國的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突出了城市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從而更加適應新形勢下對城市規劃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3、城鄉規劃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按照新形勢下城鄉規劃工作面臨的新要求,圍繞城鄉規劃的編制工作和實施監督工作,對建設標準體系進行了梳理。將與城鄉規劃相關的建設標準分為城市規劃、住房、城市建設三大類,由建設部按法定程序發布,其中涉及17個專業的753項相關標準。目前完善具體標準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大部分標準已經頒布實施或正在組織編制。

  4、城鄉規劃法律體系框架初步建立。經過廣泛、深入的論證,確定了城鄉規劃“一法三條例”的基本法律框架。一法是將《城市規劃法》修訂為《城鄉規劃法》,三條例是《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條例》、《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目前,《風景名勝區條例》已經國務院批準,《城鄉規劃法》和《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也已經報國務院,正待審議。新的法律法規內容更加關注了規劃實施的保障,強調了城鎮體系規劃實施的嚴肅性,強調了近期建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管制作用,強調了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相關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好的進展,通過部門規章,建立藍線(城市水體)、綠線(城市綠化用地)、紫線(歷史文化建筑)、黃線(交通設施用地)“四線”的制度,結合已有的紅線,形成“五線”體系。

  5、城鄉規劃實施機制體制不斷完善。省級人民政府更加重視城鄉規劃工作,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成立了規劃委員會,省建設廳作為省級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強。按照國發[2002]13號文件的規定,市一級規劃管理體制得到了加強,城市的各類開發區都納入了統一規劃管理,基本實現了對城市規劃區范圍的統一規劃管理。完善了“一書兩證”制度。市一級規劃的實施,已經改變了僅僅局限于市區的狀態,更加注重加強市域內區域統籌和城鄉統籌協調的發展。

  6、城鄉規劃監督制度逐步形成。按照國辦發[2006]12號文件的要求,建立城鄉規劃效能監察制度和城市規劃督察員制度。切實加強對城鄉規劃實施的監督,更加體現公開公正公平,更加注重效率,從源頭防止腐敗行為發生。建設部、監察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城鄉規劃效能監察的通知》,明確工作重點,布置工作要求,推動這項工作全面開展。在試點的基礎上,建設部和一些省政府共同建立了派駐城市規劃督察員制度。城市規劃督察員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經批準的城市規劃和國家強制標準。注重事前事中監督,對派駐城市了解規劃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制止和調查違法違規行為,依據法律法規要求,按照行政機關權限處理。目前,建設部會同有關省人民政府向南京市、杭州市、鄭州市、西安市、昆明市、桂林市等六個城市派出的城市規劃督察員已經到位。

  7、村莊規劃和整治工作穩步推進。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要求,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實加強村莊規劃和整治工作,并明確了工作的重點,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改善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要堅持試點引路,量力而行先試點總結經驗,以點帶面,防止不顧當地財力,超越集體經濟和農民的承受能力,侵害群眾利益;要推動小城鎮的健康、有序發展,實現農民逐步就地轉移;要正確處理好城市發展總體要求和原村民利益關系,推進“城中村”的改造。同時要特別關注進城農民工的居住和教育條件等基本權益的保障。

  (三)以科技進步促進城鄉規劃工作水平提高

  建設部召開了全國建設科技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城鎮化與城市發展”作為重點領域之一第一次列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重點領域確定了五個方面的任務:城鎮區域規劃與動態監測,城市功能提升與空間節約利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城市生態居住環境質量保障,城市信息平臺等。同時,啟動了“小城鎮科技發展制定項目”科研課題,從城鎮化發展戰略、小城鎮就業政策與社會保障制度、小城鎮土地制度與政策、小城鎮投融資機制、小城鎮行政管理與政策、小城鎮技術政策、小城鎮規劃設計導則與技術標準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已取得多項技術創新和階段成果。在規劃的日常工作中,信息化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在各個方面得到利用,如充分利用遙感和衛星影像技術,提高規劃編制工作中分析研究的準確性,加強對規劃實施的動態監測;將辦公自動化應用于規劃實施的日常管理,以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各地出版一大批高質量的城市規劃論文集和作品集。重大理論的系統研究和先進科學技術的充分利用,對于提高城鄉規劃和小城鎮規劃的理念、編制、以及規劃實施管理的科技水平都已經并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城鄉規劃技術和管理人員素質逐步改善

  建設部與中組部、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市長培訓班,組織對各級城市人民政府市長的培訓,對于提高各級城市的市長和分管副市長的城市意識、城鄉統籌意識,樹立正確的城市規劃與建設指導思想等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全面加強對城鄉規劃技術和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各地也比照培訓區縣鎮長。注冊城市規劃師制度的實施,對于我國現有從事城鄉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普遍的培訓和考核制度化。結合城鄉規劃效能監察工作的推進,各地對各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組織了全面培訓,堅持依法行政,按照廉潔、勤政、高效的要求,加強效能建設,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等,已經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總體上看,我國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隊伍在日益壯大,整體素質逐步提高,優秀人才也不斷涌現。

  五年來,我國城鄉規劃工作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進展。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堅持全面、認真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要求,是各地城鄉規劃部門和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工作的結果。我們要堅持已經建立起來的工作機制和體制,并不斷總結和完善,當前要特別關注的是城市規劃的編制問題,防止通過法定程序,將一個不科學的規劃合法化,貽害子孫無窮。科學編制規劃是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三、改進城市規劃編制工作

  科學編制城市規劃是當前的突出問題。一些城市存在著通過修編規劃盲目擴大城市規模,一些規劃設計單位存在著注重自身經濟利益,歷史責任上考慮不夠,同時也存在編制城市規劃的內容和方法上的不適應,以至于有的地方編制的城市規劃違背國情、盲目攀比,超越資源環境、經濟承受能力和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對此,必須引起重視,決不能任其發展。否則會貽害子孫,造成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胡錦濤總書記在200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城市發展的科學規劃,維護城市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促進合理布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體現特色。同時也要積極創造有利于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就業的條件,繼續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參與城市規劃編制的每一位規劃工作者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落實。

  (一)編制城市規劃必須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戰略部署和重要決策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對城市規劃的編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六大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并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具體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人民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等。城鄉規劃作為實施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公共政策,必須按照新的形勢和要求,重新審視城市規劃的編制工作,要建立強制性內容和指標,落實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實現發展戰略。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新形勢下編制城市規劃工作提供了指導思想和方法。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在城鄉規劃編制中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落實胡錦濤總書指示精神,“要深入認識和全面把握城鎮化的發展規律,認真聽取專家的意見,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保證規劃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是堅持以人為本,創建宜居環境;堅持合理控制城市規模,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集約化發展道路;堅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風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中國特色城鎮化的發展,為編制好城市規劃提供了實踐基礎。“十一五”規劃立足中國的國情,提出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城市群和城鎮密集地區,要發揮對內地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強區內城市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城市發展要立足于完善功能,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城市管理。積極創造有利于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就業的條件,小城鎮發展要突出重點,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和帶資入城,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20字方針,尊重農民意愿,保護農民的長遠利益。城市規劃的編制要充分考慮人口流動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合理把握城鎮化進度,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

  對住房問題認識的深化,為城市規劃的編制增加了新的內容。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是第一位的。城市是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提供居住條件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安居樂業不僅要考慮增加住房面積,更要注重人居環境改善,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制定和實施住房建設規劃,重點發展滿足當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各級城市人民政府要編制住房建設規劃,納入當地“十一五”發展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編制城市規劃,要把住房建設規劃作為重要內容,充分考慮老百姓的居住和生活成本,把設施條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段優先安排用于普通商品住房建設。在規劃設計和實施中要做到“面積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環境美,造價不高品質優”。

  (二)改進城市規劃編制必須強調的幾項原則

  堅持依法編制,體現規劃嚴肅性原則。編制城市規劃本質是,依據法律法規,依據技術標準,依照資源條件和環境容量,研究城市(或區域)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彌補市場機制不足,體現社會公開公正公平,實現人和自然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法定程序批準的城市規劃是指導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規劃的修編要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城市總體規劃沒有到期的,可以搞中期評估,不搞修編。要建立規劃編制的責任制度,規劃的內容要符合有關標準、規范,做好與上位規劃的銜接,落實強制性要求。確保落實城市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才能真正體現編制的城市規劃的嚴肅性。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原則。編制城市規劃,要牢固樹立人本觀念,改變過去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方便服務群眾的措施和忽視住房與人居環境。科學發展的關鍵是要充分考慮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認真研究土地、水等能源資源制約和合理配置,認真研究人口的構成、特征、流動特點和規律,合理安排給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布局,研究交通組織方式,堅持公交優先戰略,方便居民的衣食住行。還要關注人與人之間利益協調,特別要注意在城市發展中保護好原居民、原村民利益,促進社會和諧。

  堅持可持續發展,更加突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原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類的共識和行動指南。增長不等于發展。城市規劃的編制,就是要轉變傳統的追求經濟增長目標為主的規劃理念,從資源、環境條件入手,科學分析地形地貌、氣象特點,分析本地區的資源環境特點和承載能力,尋求資源約束條件下實現科學發展的技術路徑。依靠技術進步和資源整合,集約節約利用資源,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

  堅持區別適應城市、鎮和村莊地域特色分類編制規劃原則。城市是一定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鎮是周邊農村地區的服務中心,村莊是農民生產與生活的居民點,它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著不同的職能,需要關注的重點不同,對于規劃編制工作的要求也不可能一致。要注意根據不同情況,抓住主要矛盾,研究不同的編制原則和方法,防止簡單化。城市規劃要注意地域位置。鎮的問題面廣量大情況復雜,又是今后城鎮化過程吸納農業人口轉移的重點,鎮的規劃要十分注意不能簡單的用現行城市規劃一般的方法來編制,要探索符合省、市情和自身特點的方法,一定要因地制宜。村莊規劃編制要探索與村民自治制度的結合的方法創新。

  (三)編好城市規劃的具體要求

  統一思想認識,突出公共政策屬性。城市規劃是政府調控城市各類資源、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的重要手段。城市規劃決不是單純的空間布局問題,而是確定城市發展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指標的公共政策。廣大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必須要認真組織學習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決策部署,不斷深化對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認識,落實在編制工作中。這是科學編制城市規劃的最基本最基礎的要求。

  轉變規劃理念,創新編制方法。編制城市規劃目的是經法定程序審定后作為依法行政和實施公共管理的依據,就必須要有量化的控制性指標。以往重視人口指標用地指標,現在應當轉變觀念,明確遵循客觀規律,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公共資源的指標,不僅要考慮經濟指標,更要考慮資源指標、環境保護指標和人文指標,將資源指標和環境保護指標上升為約束性指標,并著眼長遠確定人文指標,這不僅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的需要,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策。要從戰略高度著眼,完善城市功能評價體系,提出公共交通、住房建設、公共設施、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具體要求。要充分利用高新技術,不斷完善城市規劃編制的方法和手段。

  明確政府職責,規范市場行為。要明確凡是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規劃,經法定程序批準后對全社會的行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和鎮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上位規劃,其編制組織必須由政府主導,由符合國家規定資格的規劃編制單位進行編制。對于工程實施類的規劃設計和面向市場供應的項目,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吸納社會力量參與規劃編制。要制定明確的規則,在引入競爭機制的同時,規范城市規劃編制行為。

  認清發展形勢,深化城市規劃編制體制機制改革。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規劃院)骨干作用。不論是冠名“中國”的,還是“省”、“市”的規劃院,是規劃設計研究領域的主力軍。要十分珍惜多年來規劃院創造的財富,積累的有形的和無形資產。要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充分發揮他們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規劃院首先要對實現規劃的科學編制起帶頭示范作用。規劃院要適應新時期要求,保障科學編制規劃。要立足現有規劃院的實際,通過改革,切實履行科學編制城市規劃的職責。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要在全國起到示范帶頭作用。要加強調查研究。不要盲目追求自身經濟效益。規劃院編制城市規劃,體現公共政策屬性,這是區別于工程勘察設計單位的顯著特征。規劃院要處理好自身經濟利益增長與事業發展的關系。規劃院內部要改革工作機制。完善內部工作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使之適應充分體現公共政策編制的特性。

  建立城市規劃編制成果的評估制度。切實保證城市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符合中央的有關政策,

  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必須建立嚴格、完善的城市規劃編制成果評估制度。評估的內容主要是涉及城市環境資源保護、強制性內容、涉及城市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特殊要求等。評估的方法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城市規劃編制機構都要建立規范的對于城市規劃成果的評估制度,搞好規劃編制單位內的政策和技術把關。第二,要完善審批機關組織的專家評估制度,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第三,實行審查單位責任制。城市規劃編制成果由固定的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負責審查,審查單位對報送的城市規劃編制成果進行評估,并對評估結果負責。要明確規定,對于違反城市規劃編制管理規定、規劃編制成果不合格的,要從市場禁入方面進行處罰,造成經濟損失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編制單位的法律責任。這項工作將是開創性的,要進行深入研究,逐步推動。

  四、切實發揮好學會的作用

  學會是由不同行業、不同專業、不同單位、不同經歷的科技工作者組成的某一學科的學術性組織,要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積極開拓進取。借此年會的機會,對規劃學會、土木學會、風景園林學會、城科會等以科技工作者為主體會員的學會(研究會)的工作談點意見。這類學會的學科既與宏觀戰略有關,又體現在微觀層面的工作,十分重要。

  (一)充分發揮學會等學術性組織的綜合優勢

  發揮學會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作用。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就是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把經濟社會發展引導到依靠

  科技進步、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組織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中“城鎮化和城市健康發展課題”的成效已經顯現。“國外城鎮化發展模式與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講座將產生深遠影響。學會的會員來自各界,專家層次高、會員分布廣、國內外聯系密切,可以發揮專業技術和信息優勢,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及時跟蹤了解國內外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集成、整合,推廣應用國內外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發揮學會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作用。組織學會的專家學者,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國家和部里組織的重大問題決策、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危機處置、重大戰略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支撐,使決策更加科學,更加民主,更加符合實際。90年代初,規劃學會的專家們就一些城市濫設開發區、隨意下放規劃管理權的問題,旗幟鮮明地提出批評。這些年來,國務院和建設研究的有關城市規劃和建設情況和問題的反映、有關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設管理的建議和意見等都是例證。部里要研究建立有效的協調和溝通機制,將專家提供的信息和咨詢意見,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發揮學會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作用。學會作為具有學術價值觀和較高公信力的社會組織,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載體,也是政府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管理合力、維護公眾利益的重要依托。處置松花江污染事件,確保哈爾濱市供水安全,專家咨詢服務起到了重要作用。學會與一般的科研設計單位不同,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社會公信力,能夠從技術的角度,對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事項、突發事件客觀地提出專業意見和建議。建筑節能是我國節約能源的重要方面,學會作為學術性團體組織,能夠從學科、行業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綜合各個教學、科研機構和設計、施工企事業單位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使之在全社會層面上發揮更大的效益。

  發揮學會在推動學科建設和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學會是凝聚著一大批教學、科研能力強,設計、施工實踐經驗豐富的會員,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和前瞻性研究探討,使這些科技工作者有條件站在學科的前沿,成為學科建設的領跑者和行業科技進步的推動者。2002年,學會組織50多名專家編寫了《城市規劃讀本》,城市規劃與住宅、與基礎設施、與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系統地研究了城市發展中各領域的綜合協調,為研究制定城市規劃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論支持。在學會和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在高校恢復風景園林學科的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這些有利于提高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科建設上層次、行業學術上水平,不斷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導學科和行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積極探索符合學會特點的工作方式

  要以科學的態度組織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搭建學術交流、相互借鑒、信息共享的良好平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圍繞工作中的各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學術討論,交流經驗,明辨是非,取長補短,促進跨學科、跨行業、前瞻性研究工作的開展,完善同行認可體系。要發揚學術民主,充分尊重學術領域中的不同意見,發揚科技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要注重城市發展規律的研究,注重城市建設科技創新的研究,注重城市科學管理的研究。學會及其會員通過交流,最終拿出有價值、有觀點、有思路的東西來,在這一領域里就有了影響力。

  要把學會自身發展壯大與學科建設、行業科技進步緊密地結合起來。要加強與會員的聯系,了解和分析會員的需求,提高會員的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表彰獎勵優秀科技工作者,向社會舉薦人才。

  要積極創新學會活動的形式,廣泛吸引科技人員參與。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各具特色的活動,創建學會品牌。要通過培訓、咨詢、辦刊物等活動,引導會員更新知識和觀念,促進研究成果社會化。要辦好各類專題會議、推動國際交流,走出去、請進來,通過各種途徑,掌握國際上最新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

  要激勵老專家繼續奮進、永葆青春,幫助年輕人勇于創新、脫穎而出,使我們的科技隊伍日益壯大、充滿活力。

  要高度重視職業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要樹立良好的學風。堅持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態度,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思想,捍衛科學尊嚴,推廣先進科技,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十分珍惜和自覺維護學會會員的稱號,自覺遵守職業操守,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要樹立良好的行風。引導會員模范遵守國家法紀,維護公共利益。繼續發揚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堅決抵制科技界的腐敗和違規行為。

  (三)加強學會自身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

  加強體制機制建設是學會生存和發展的組織保障。要按照有關法規和《章程》的要求,完善內部管理和制度建設,探索有利于學會發展的長效機制,創造有利于學會發展的外部環境。創建學習型組織,增強學會的活力。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堅持誠信教育,綜合治理不誠信行為,開展誠信服務活動。加強廉政建設,規范二級機構管理,及時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領導機構建設是學會改善公眾形象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學會要選舉學術威望高、代表性強的會員擔任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增強學會的向心力,擴大學會的社會影響力。秘書處作為學會的常設辦事機構,承擔著學會的日常工作。加強秘書處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將秘書處建設成為職責明確、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辦事機構,對推進學會的改革與發展,發揮學會在學科建設和行業進步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要進一步改善秘書處班子成員的年齡結構,逐步增加年輕干部的比例,努力實現秘書長職業化、年輕化。規劃學會、土木學會、建筑學會等的秘書長實現了年輕化、職業化,學會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是城市規劃學科的國家級學術團體。創辦50年以來,在推動學術研究、促進科學決策、發現和培養規劃人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規劃學會歷屆領導班子成員和會員們積極參加各類前沿課題研究。組織專家、教授參加最早在國內開展城鎮化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國外城市化發展模式和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為國家決策提供咨詢服務。近年來,在城市氣象研究、城市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研究、城鄉統籌規劃、區域協調發展、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規劃學會都始終保持學術前沿地位。規劃學會學術交流活躍,年會的規模一年比一年大,高水平的論文一年比一年多。學會主辦的《城市規劃》雜志是國家核心期刊,學術水平高,發行范圍廣。規劃學會在國內規劃界的影響日益擴大。

  在新的歷史時期,希望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等學會、研究會更加關心部里的工作,了解部里的中心任務,對部制定政策和各項工作給予幫助;建設部和各地規劃部門也要積極支持學會發揮作用,形成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希望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繁榮城市規劃學術研究,推動城市規劃科技進步,服務政府決策做出更大貢獻。